城乡统筹互动促进和谐发展
作者:Mike 发布时间:2023-12-27 栏目: 常见问题 0浏览
城乡统筹互动 促进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互动 促进和谐发展 更新时间:2010-12-17 7:48:57 桃城区地处冀东南,是河北省衡水市的主城区和唯一的建制区,总面积590平方公里,辖2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316个行政村,47个社区,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5万人,呈典型的城乡结合特征。
“十一五”以来,桃城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打造衡水“首善之区”为目标,坚持“服务全市、借‘市’发展”的方针,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年,区属GDP达到78.7亿元,区属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实现12.5亿元、42.1亿元和24.1亿元,比重为15.9∶53.4∶30.7,全部财政收入突破6亿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7.63%,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6.4%,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94.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和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衡水市领先。6个乡镇全部进入衡水市前二十强,4个乡镇进入衡水市十强。该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1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361元,走出了一条具有桃城特色、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路子。先后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市,全国社区服务先进区和河北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统筹推进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城乡产业新格局
顺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融合的趋势,2006年,桃城区提出了借助衡水中心城区,强力打造北方工业基地、赵圈循环经济园两大支点,构筑以市区发达的服务业为依托,以本区工程橡胶、化工、金属制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为支撑的“一城双星”经济发展新格局。
2009年,工程橡胶、化工、金属制品加工三大产业产值达188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75%以上,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癸二酸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工程橡胶制造基地和中国公铁交通配套产品铸造基地。同时,结合每个乡镇的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乡镇经济。
邓庄乡借助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一农业产业化龙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樱桃西红柿基地,邓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彭杜乡依托橡胶业,已发展成为业界知名的橡胶业之乡;赵圈镇依托传统工业基础,已发展成为全省知名的化工名镇;河沿镇依托金属制品加工业,培育出了亚洲最大的焊管企业;麻森乡依托交通优势和北方工业基地,大力发展商贸物资流通业,并已初具区域物资集散地规模。目前,一个以市区发达的服务业为依托、以城郊园区型工业为支撑、以乡镇特色经济为补充的城乡经济发展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越来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瓶颈制约。基于这种认识,桃城区委、区政府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强壮农村发展“筋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性举措,重点实施了公路村村通、小城镇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和新民居建设“四大工程”。该区以乡村两级公路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规划指导力度,在衡水市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柏油公路,并在三分之二的村庄开通了公交车;以完善设施、改变面貌、提升承载和辐射功能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推进河沿商业娱乐休闲度假区、彭杜都市亲水休闲度假区、邓庄现代物流区、赵圈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区、麻森商贸物流区等五个特色主题小城镇建设。
目前,以中心城区为主体、周边城镇为辅助的新兴都市圈已具雏形,截止到2009年底,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1.59%;以实现农村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为目标,广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先后完成了五批共135个村的文明生态村创建,并建成了沿 106国道文明生态村示范带,农村面貌大为改观;2008年以来,该区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做出规划,力争在5年内,把城市规划区以外的278个村,合并为55个农村社区,并同时启动了41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和7个新民居集中联建点建设,村庄联建经验在全省推广。
注重均衡发展,推动城乡社会事业共同进步
为从根本上扭转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桃城区坚持在统筹发展和均衡用力上下功夫,在着力增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这块“短板”的同时,实现了城乡共同发展。统筹教育资源,大力进行城乡学校改扩建,近三年来累计投入2亿元实施了城乡学校改扩建工程,持续多年的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班容量过大问题明显缓解。历时三年的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小学数量由81所削减至25所,全部为标准化寄宿制小学,真正实现了在农村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环境是学校,促进了教育条件的明显改善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共享,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区属三家医院新病房楼建设和乡镇中心卫生院的规范升级,建成了覆盖全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不断促进科技进步,建成了工程橡胶产业、蔬菜产业等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区重点科技成果转化率、万人专利拥有量保持全省领先;着力推进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启动了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成为全国唯一的县级试点单位,“一提一补”节水调控机制经验被水利部在全国推广。
以促进就业和劳动保障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保障水平。桃城区委、区政府将城乡居民就业和保障作为促进城乡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关键一环,千方百计解决民忧。不断完善就业再就业体系,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再就业“四库”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连续三年开展“改制攻坚年”活动,千方百计盘活国有集体资产,集中财力置换职工身份,尽心竭力帮助企业寻找出路,在48家生产经营不正常企业中基本完成了职工身份转换和安置工作,共安置职工10860人。
高度关注弱势群体,进一步健全了以城乡低保、救灾救济、农村五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五项社保基金按时足额发放率均达100%。全面落实了国家各项增资政策和惠民政策,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绩效工资,提高了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全面启动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5%,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相关文章:
“十二五”规划应重视农村节能减排桃城区十二五: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大发展银监会: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上市中国银行业“第四梯队”拉开上市序幕银监会鼓励支持农商行公开上市农业部:应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社科院称我国面临五大矛盾挑战收入分配改革艰难“八大突破”打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京试点集体土地建租赁房“蚁族”有望回归唐家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