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字头布局哪家强广发央企红系列了解一下中国红基金
作者:Olivia 发布时间:2025-03-03 栏目: 金融理财 0浏览
#5月财经新势力#
近两年来,央企的投资价值,市场在慢慢看到。
从2022年11月21日监管提出的“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到国资委启动国有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再到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板块的政策利好就没有断过。
此外,今年还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资金做多央企的情绪就更为热烈。反应到二级市场上,自2022年11月21日截至2022年5月5日,一众央企指数明显表现出了强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走势,其中,央企指数跑赢沪深300超过
13个百分点
,跑赢中证500超过
1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5.05
有些投资者会觉得,现在央企已经涨上去了,买入没有性价比了。但估值逻辑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期间会不断有资金认识到央企的投资价值,可以说现在入场没有那么早,但也不会晚。
多因素共振,央国企投资正当时!
就目前来看,说央企投资正当时,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几个因素的共振得出的结论:
1、稳增长层面下,央企贡献了相对较高的利润占比
受疫情冲击影响,过去三年我国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但央企在稳增长层面还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据wind数据显示,在A股5100家上市公司中,
央企
443
家,数量占比
8.69%
;
央企总市值合计
26.5万亿元
,占比
28.0%
;
央企净利润合计
2.69万亿元
,占比
51.3%
。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3/2/28;左图为A股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右图为A股上市公司净利润占比;行业分类为中证一级行业
可以看到,央企以相对较低的数量和市值占比贡献了相对较高的利润占比,从制度及经济结构特色上看,央企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全面注册制下,资金更青睐央国企等优质龙头
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相关制度规则,为A股市场引入活水和更多新鲜力量的同时,对投资标的质量的筛选将更加考验市场参与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的能力。
像过去一些ST重组股受到很多投资者热捧,但是在注册制下,一些企业维持上市地位的成本反而会大于潜在的收益,主动退市、上市公司并购退市会逐渐变多,之前所谓的“壳”价值也会进一步下降。而这些票在退市制度下,暴雷的概率也将越来越大,相比没有业绩保障的小盘股,越来越多的资金将会更愿意往央国企等优质龙头企业方向靠拢。
数据来源:Wind,浙商证券研究所
3、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推行,央国企价值或将重估
2018年以来,特别是2021年之后,央国企盈利能力已显著高于民企。但是与之相悖的是,央国企的估值水平甚至不到民企的一半。
截至2023年3月20日,从不同的企业属性分类来看,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的整体估值偏低,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
17.44、26.29
,市净率中位数分别为
1.84、2.24
,均低于市场内公众企业、民营企业、外资等其他企业的估值水平,整体上国企相对全A的估值折价率保持在30%左右。
因此如果想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央国企估值提升是必然逻辑。而且,市场规模靠前的央国企,多是在各行业领域中掌握着关系国民生计、社会运行的龙头企业,后续如果央国企的估值提高,也会带动整个A股的估值提升。
4、新一轮国企改革下,红利释放未来可期
2020-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
98%
,成效显著。2023年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国资委提出将央企考核指标定位
“一利五率”
,即
“一增一稳四提升”
。
相比于2022年,新一轮央企改革指标不同在于将净资产收益率(ROE)替换净利润、将营收现金比率替换营业收入利润率,也就是说未来将更重视央企的盈利质量和现金流能力,央企会更加遵循市场经济下资本的属性。
此外国盛证券预计ROE也将是国央企估值修复前半程的重要线索,参考当前国央企ROE多集中在
5%-15%
区间,研报中测算央企与地方国企将分别具备
30%、50%
左右的估值修复空间。
数据来源:国盛证券
其实从历史行情来看,每一轮央改国改,都会掀起一轮造富神话,2007年的全面大牛市、2015年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大牛股都是国企改革的成果。另外从历史规律来看,注册制的实施过程也是估值的重塑过程,可以说目前央企与国企估值重塑的时间窗口已开启,央国企的投资价值值得关注。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05/05
两个央国企重要指数
其实关于现在的央国企,大部分投资者还是会选择通过指数基金来投资,所以今天老K就来和大家聊聊两个在投资央国企时比较重要或者说比较有投资价值的指数: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000861)
以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为待选样本,综合评估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综合情况,选取其中较具代表性的100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具备科技创新活力的央企上市公司股票在A股市场的整体走势。
具体从持仓来看,该指数
前三大行业占比超过了
40%
,分别是
建筑、电子
和
计算机
。
除此之外,还配置了
机械
和
新能源、通信
等行业,兼顾了价值和成长,这对于今年风格轮动结构化极为严重的A股,是一个比较好的均衡配置。
数据来源:Wind;行业分类为中信一级行业;截至2023.05.05
另外如果我们细看下来,央企创新指数并不是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的聚集地,相反指数的高科技属性极为鲜明。前十大权重股中,典型的战略新兴产业成份股就包括
海康威视、国电南瑞、科大讯飞、中国中车、中芯国际
等,整体指数战略新兴产业权重占比较高。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截至2023.05.05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
跟央企创新指数不同,
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932039)
重点关注沪深市场中有现金分红或回购行为的央企群体,选取现金分红或回购金额占总市值比率高、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央企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具有高分红特征央企的整体表现。
从行业结构上看,优中择优的股东回报成分股主要分布在
钢铁、建筑装饰、公用事业、煤炭
等领域,这些行业都属于央企实力较强,且分红能力十足的实体行业,而且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估值很低,具有
“低估值+高分红”
的特点。
数据来源:Wind;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截至2023.05.05
另外,在成份股上,
该指数的成份股市值在500亿以上的占比超过了
48%
,前十大成份股的权重占比我认为比较均衡,没有头重脚轻的问题,也不会单独侧重某个行业,更能全方位地投资不同领域的央国企。
另外,成份股的分红能力我必须要说一下,根据此前公布的2022年年报,
中国神华2022年全年分红超过了
500亿人民币
(506.65亿元,含税)
,中国石化分红
469.3亿元
、中国石油分红
402.65亿元
,就这个分红力度,我认为直接拉高了这个指数的投资价值。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截至2023.05.05
此外,分红能力的强弱,与成份股的整体ROE和股息率息息相关,ROE和股息率高,一般情况下分红力度就会比较大,这一点在央企股东回报指数身上也体现了出来。
Wind数据显示,
央企股东回报指数在2017-2021年着五个完整的自然年的ROE均保持在
8%
以上
,这说明该指数成份股的盈利水平和盈利稳定性很好,不会有大的波动;而在股息率方面,
该指数2022年的股息率为
5.30%
,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同类型的央企综合指数、以及沪深300、上证50等主流宽基指数,分红能力有保障。
而且,伴随着目前央企的分红水平仍有上升空间,市场上已经有部分央企开始增加分红频率,提高派息比例,在未来,高ROE和高股息率可能会让这个指数的分红力度进一步加大,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个利好。
数据来源:Wind
而且这两个指数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过往业绩都很优异,也就是都具备超额收益的可能。
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截至2023.05.05
总的来说,这两个指数各有特色:
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主要布局科技属性较强的战略新兴产业,兼顾价值和成长;而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是全市场首只同时纳入了分红和回购的高股息策略指数,行业分布更聚焦实体行业,更能体现监管政策导向和市场发展趋势。
央企布局,“全”看广发!
目前市场上能够多元化、一键配置这两个指数的基金公司并不多,广发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2019年,广发基金就发行了跟踪央企创新驱动指数的
『广发中证央企创新驱动ETF(简称:央企创新ETF,基金代码:515600)』
,此后,广发基金又看准时机发行了这只ETF的
联接基金(A:007784 C:007785)。
而广发基金旗下的
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简称:央企红利50ETF,认购代码:560703,交易代码:560700)
也于近日正式获批,下周一正式发行募集,这不仅是行业中第一批跟踪该指数的指数基金,也是广发基金在央国企被动基金领域的再次落子!
事实上作为基本面投资专家,广发基金高度重视国资央企上市公司的价值发现,在引导社会资金配置到国资央企实体经济领域的同时,培育并储备了
“广发央企红”
系列主题公募基金产品,为投资者分享国资央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红利,提供了有效的产品供给。
而在细分品类上,
广发中证全指金融地产ETF及联接、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广发中证基建工程ETF及联接、广发中证全指电力公用事业ETF及联接、广发中证军工ETF及联接
等产品,覆盖了
金融地产、能源、基建、电力、军工
等板块,持仓也以国资央企上市公司为主。像广发基金这样,一家公司就能够拥有市场上不同领域的央国企的投资标的,这其实并不多见,也可见广发基金对于央国企布局的前瞻性和全面性。
其实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推行,都不是短期目标,尤其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施行,任重而道远,而今年恰逢又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周年,没有什么比今年投资央企更合适的时候了不是吗?所以,如果你也看好今年乃至未来几年的央国企的投资价值,那么像
央企创新ETF(515600)
和即将发行的
央企红利50ETF(认购代码:560703,交易代码:560700)
都是值得重点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