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字头概念爆火是一阵风还是长期趋势中字头公司值多少钱
作者:Mike 发布时间:2025-03-03 栏目: 财经知识 0浏览
本文作者 | 蜗壳
最近有个板块受到消息面影响,异常活跃,已经有代替医疗板块成为跨年热点概念的趋势。
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发言:“要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其实早在11月初就已经有资金开始布局,中字头(861013.EI)指数涨幅达到16%,发言后的11月22日至今,区间涨幅达到8.71%。其中以中国科传(601858.SH)、中国武夷(000797.SZ)、中交地产(000736.SZ)、中国联通(600050.SH)为“先头部队”,在资本市场获得了资金的追捧。
央企如何被低估?
截至2022年三季度,我国资本市场内共有上市央企459家。
从行业数量分布情况来看,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下,目前央企数量最多的前5个行业分别为:国防军工(41家)、机械设备(39家)公用事业(31家)、计算机(28家)、基础化工(25家)。
市值角度来看,目前市场对央企的PE(TTM)估值平均在43倍左右(剔除负值以及极端异常值后),事实上,这个相对估值水平并不低,根据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来看,31个行业中,即使剔除了作为A股央企中最多的两个行业的国防军工和计算机板块,估值分别排在第二(50.96倍)和第五(40.38倍),一定程度上也并没有改变整体的相对估值,PE仍然在42倍左右。
而“中字头指数”的96只成分股中,市值在1000亿以上的占比最高达到28%,其次是超小市值即100亿以下的占比27%,从历史PE估值角度来看,近五年中字头指数的平均PE(TTM)为11.76倍,而截止12月8日,指数的PE(TTM)仅有9.26倍,虽然相比今年9月30日的历史低位的8.28倍有所提升,但整体来看,中字头指数的整体估值已经低于近五年平均PE(TTM)减一个标准差了,换言之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中字头指数近五年估值变化(数据来源:choice)
沪深300指数近五年估值变化(数据来源:choice)
其次纵向对比,由于中字头指数风格偏向于大市值,上证指数和创业综指并不适合,而沪深300成分股市值超过1000亿的有134家,更适合作为参考对象。沪深300目前最新的PE(TTM)为11.57倍,高于近五年均值13.35减一个标准差的11.38倍,而明显高于中字头9.26倍。
通过横纵向对比来看,中字头指数成分股作为中字头代表,目前确实处于有史以来的估值洼地,而且纵向与沪深300目前估值高于均值减一个标准差相比较,也进一步突出中字头的处于低估水平。
为何被低估
同样是上市公司,按理说央企作为国家企业,无论是业务体量、财务情况还是盈利质量等基本面都应该有相当的保证,具有价值投资的意义。但也正因为此,大多行业的增量市场逐渐被头部中字头企业吞噬,使得很长时间中字头企业正是的业绩预期都并不强。
首先以银行板块中的中国银行(601988.SH)为例,今年三季度公司营收达到4678亿,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1731亿,同比增长5.85%。事实上,中国银行的近五年及一期的业绩增长也就稳定在5%-6%,对应的市场估值也就在PE(TTM)4-6倍,股价近五年虽然有个大幅波动,但整体区间涨幅仅有6.27%。不过银行股最核心的资产配置属性是类似债券投资,中国银行主要的投资价值在于分红,即股利收益。中国银行上市后已经连续派现16年,分红总额高达6677亿元,2021年实现净利润2166亿元,同比增长12.88%,当年分红总额高达650.6亿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1元,按照目前3.16元/股的市场价格,股息率高达6.99%,而且股息率还在逐年增加。总结来说,银行股并不存在严重低估的情况,但也不代表没有投资价值,中国银行作为定投目标每年坐收股利也是相当可观。
其次,以通信板块的中国联通(600050.SH)为例,最近股价相当亮眼,11月2日开始放量启动,截止12月8日,区间累计涨幅达到52%,成交额达到626亿元。同为国内三大运营商,其他两家股价的上涨幅度就有些相形见绌,中国电信(601728.SH)区间涨幅10%,成交额187亿元,而“巨无霸”中国移动(600941.SH)区间涨幅仅3.67%,成交额188亿。
为什么是中国联通?同一行业估值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先从二级市场角度来看,中国联通的流通市值更大,虽然中国移动的总市值可以超过15000亿,但二级市场流通的市值仅有346亿,同理,中国电信近4000亿总市值,在流通的仅有854亿;再者从业绩角度来看,中国联通的盈利能力更强,公司平均近三年的归母净利润增长可以达到16%-17%。
中国联通近五年归母净利润情况(数据来源:choice)
中国电信近五年归母净利润情况(数据来源:choice)
中国移动近五年归母净利润情况(数据来源:choice)
相比之下,另两家的业绩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归母净利润的增长都不及10%。如此来看,同为通信板块,短期个股估值的分歧点还是偏向于盈利能力的增长情况,显然中国联通的业绩增长更具竞争力;但是长期来看,这三家通讯巨头的产业升级才是最大的预期,从技术和合作来看,云计算正在占据移动营收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云计算作为数字经济的真正核心,而且运营商掌握了庞大的数据资源,在云计算转型完成后,业务前景仍然极其广阔。
再者,以石油石化板块的中国海油(600938.SH)为例,中海油确实很有吸引力,公司三季度营收3111亿,同比增长78.97%,归母净利润1088亿,同比翻倍。如此惊艳的成绩单,市场估值也仅仅给到PE(TTM)6.1倍。由于今年油价大幅上扬,带动了油气板块的业绩增长,当然中国石油(601857.SH)的业绩也不差,但是估值也仅有6.86倍。
事实上,虽然这个估值水平在A股全行业中处于相对低位,但是从美股同行来看,前段时间巴菲特大幅加仓的西方石油(OXY.N),今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可以达到1625.29亿元,创上市以来最好业绩,但是目前市场给予西方石油的估值也仅仅只有2.48倍,可见市场对石油天然气等这样强周期性的板块给予的估值并不理想,由此来看,中海油和中石油的估值还真不低。
同理,目前“中字头”中的大多数板块的周期性偏强,景气度高时业绩就高,景气度下滑就变脸,业绩增长预期不稳定确实让市场难以给出合理的估值。
估值体系重建?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该估值体系与国企改革有没有什么关系?伴随着中字头股票的集体上涨,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市场争论。目前主流的估值方法分为绝对估值法的DDM模型以及市场普遍应用的相对估值法即PE、PB。DDM模型是传统金融学理解估值体系的基础,其市场的定价体系由三因素组成:企业长期盈利预期、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而相对估值法的核心逻辑来自于行业及增速预期。
但无论如何,两种方法的共同点还是对公司长期稳定盈利的预期,这也是市场估值的最底层逻辑。而能打开业绩增长天花板的关键还是业务,本轮中字头上涨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就是很好的标杆,传统通信业务利用云计算突破业务和业绩瓶颈,逐渐获得市场估值重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