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从库存角度分析产业链国储棉花有多少
作者:Tom 发布时间:2025-03-03 栏目: 常见问题 0浏览
说起价格,我们常说,长期看供需,中期看库存,短期看资金。诚然这不是绝对的,市场灵活多变,一切皆有可能,没有绝对这一说,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今天我们来系统的聊一聊研究库存的意义。
首先,先给不是很清楚的小伙伴普及一下,棉花的库存分为三大类,即商业库存,工业库存,以及储备库存。这第一大类商业库存又细分为贸易商库存、在途棉花、轧花厂的库存、公检的棉花、以及保税区的库存这几类;工业库存多是纺织厂为纺纱所囤积的皮棉,纱厂多是以天数统计,即当下的棉花够纺多少天纱,库存就是多少天。储备库存就是国储棉花的库存,收储、抛储都是从储备库存里进出,通常工商业库存都能从各家机构查到,基本是公透明的数据;而储备库存是非公开的,棉花作为战备物资,国家处于物资安全考虑不会公开国储量。而国储在采购外棉的时候通常也是秘密采购,否则国际棉价可能会应声大涨,毕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其影响非同小可。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目前的商业库存情况:
通常来看我国每年九月份开始进入收货入库的季节,一直到12月底都是处于大量入库阶段,同时这个时间段也在消化库存,但是入库的量要明显大于消耗的量,所以商业库存的图形显示是明显增长的。到了12月底,棉花基本入库完成,开始进入去库阶段,库存逐步下降。棉花的商业库存直接反应的是纱厂的采购情况,间接反应的是产业链整个下游的需求,以及市场心态。因此去库情况需要尤为关注,上图中用来观测库存的消化情况不是很明显、直观,我们可以通过纱厂的棉花库存情况来更直接的看出当下时间点下游的需求旺盛与否。
结合纺纱厂的工业库存来看,用棉花折存天数表示更加直观,如果库存很高,说明纱厂普遍对于棉花价格的看法是未来要涨,这也反映出纱线的走货情况不错,这种情况下纱厂的棉花库存就不止是用来满足生产的周转库存,还有一部分库存为投机库存。反之,如果说折存天数很少,则说明纱厂普遍不看好后市棉价,同时也反映出纱线走货冷清,下游需求弱,如图所示,当下纱厂的工业库存是5年来最低,甚至不到20天,说明目前下游的需求很弱,现货端仍普遍不看好后市棉价,也印证了纱厂成品库存高企,下游订单冷清的现状。
那么研究库存对于分析行情有什么指导意义呢?从库存的角度可以看出产业心态,我们用朴素的产业链传导路径去分析不难得出,棉花的下游是棉纱,棉纱的下游是坯布,坯布的下游是服装、家纺,再往下就是消费者所接触到的终端市场,以当下的情况来分析,国内外宏观环境较差,人们消费能力以及消费欲望低糜,服装家纺市场成品库存较大,产业链会形成负反馈,由终端向源头传导。
同时,将来消费好转的时候,也是先从终端反映,成品库存去化进度加快,带动上游。而这个传导需要一定的时间,服装市场回暖的时候或许棉花市场还没有来得及反映,这就是投资机会。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服装厂的大订单通常需要提前半年确定采购棉花,小单则需要提前一个月,存在旺季与淡季。回顾今年六月份棉花的大行情,其实在三四月份的棉花库存可以看出来,因为冬季的服装订单会在当时进行棉花采购,当时的棉花库存去化明显低于往年同期,而棉花市场当时盘面价格仍旧坚挺,一直到五月底六月初才开始崩盘。市场从不不缺乏机会,但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另外,市场灵活多变,切不能刻舟求剑。
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