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从技术角度分析爵迹只能算一部动画片穷途票房多少
作者:autumn 发布时间:2025-03-03 栏目: 金融理财 0浏览
票房高开低走,郭敬明的套路走向穷途
也许是团队在定位和宣传上出了差错,也许是郭敬明又用了他一贯的套路:制造话题刷票房,《爵迹》低口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是一部二次元动画片,却让粉丝误以为是真人电影,特别是当陈学冬一脸呆滞地出场,基本注定了结局。
CG特效是郭敬明这次最引以为傲的部分,整个宣传期一直打“国内首次使用真人CG”的电影。
郭导是这么说的:“很多电影,看人是一层,看特效又是一层,CG电影可以避开这些问题。所有看到的东西都很完整,在一个视觉体系里面。”
但是,把一堆真人扫描到电脑里变成CG人来演电影,这技术连好莱坞都还不敢用!
为什么?因为假啊!
你可能会说,演员动作捕捉在好莱坞大片里不是很普遍吗?
但你仔细回想一下,好莱坞塑造的CG角色,迄今为止都不是人类——
第一个全CG角色,是1999年《指环王》里的咕噜,虽然看起来像个老头,但跟真正的人类还是相差很多;2009年长了猫鼻子的阿凡达是外星人,这部电影是现在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的技术鼻祖,卡梅隆折腾了15年也只能做到外星人的程度;2011年《猩球崛起》里的猩猩看起来的确生动很多,那是因为在猩猩脸上出现人类表情,我们当然看着新鲜了,如果观众是猴子,分分钟戳穿假猴子的本质。
2012年,《霍比特人》里卷福“演”的是一条龙;今年另一部大热粉丝电影《魔兽世界》,兽人造型还能看出半点吴彦祖的影子吗?
所以,迄今为止,好莱坞大片里出现的,由电脑制作形象,真人动作捕捉表演完成的角色,全部不是人类!
正因为不是人类,所以观众对这些角色有很高的容错度,只要有点像,就会觉得“好逼真”了,因为本来也没把它们当人看。
如果角色和真人非常接近怎么办?那就化妆出镜啊!比如《魔兽世界》里的半兽人迦罗娜,只不过是长了两颗獠牙的人类罢了,用CG反而会穿帮!
那么前面说的《最终幻想》系列呢?不就是人类形象直接CG了嘛?
没错,但人家从一开始就宣传:我是动画片!不是真人电影!
拿和《爵迹》最接近的对照物——《最终幻想15》来说:它的静态剧照几乎可以乱真,但一看动态,就知道是CG。只是粉丝不会挑剔游戏感,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动画,任何角色都不是真人翻版。
但是《爵迹》呢?一开始就打出一大堆明星,做粉丝电影。粉丝冲着偶像去买票,然后看到了各种“面瘫翻白眼”,太可怕了。其实,《爵迹》里的人物造型并没有很夸张,真人化妆完全就可以了,我更相信郭导是为了炒作这个概念——“我们多牛”,才费力费钱去做的。
要知道,把明星形象完全复制到电脑里,是多么浩大的一个工程,这个技术叫光学式三维扫描。
扫描时,演员坐在定点的椅子上,24盏摄影灯让他们的脸处于完全无阴影无高光的状态,类似手术台的无影灯。
60台相机同时联动快门,进行拍摄。60张角度不一的照片,会传输到电脑屏幕上。由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建模软件,进行系统演算还原,重建演员的精准面部模型。这样的好处是,当演员形象完全被建模后,想怎么弄就怎么弄,可以在电脑里给演员化妆,穿任何衣服,同样也可以做各种改变。
但一个演员要扫描两次,一次素颜,一次带妆,每次要8个小时,要摆出150个不同的表情。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你再对一下演员表,可能也会明白一点——为什么郭导宣称在技术上做到“同一个视觉体系”,但是“表演”却让人看到依旧出戏了。
不过,估计郭敬明是不在意这些的,他继续按套路走。只是这一次,炒作已经无法创造口水和票房齐发的“奇迹”了。